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脉颂中华】面塑技艺走进特殊校园,助力学

来源:特别健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王金海)一块小小的面团,在双手间揉、搓、延、展,须臾之间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或者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又或者一只可爱的小胖猫……一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王金海)一块小小的面团,在双手间揉、搓、延、展,须臾之间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或者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又或者一只可爱的小胖猫……一个个可爱的面塑在手上跃动,而做出这些精巧面塑的,是一群“特殊”孩子。

  潜江面塑传统技艺,是指潜江民间面塑艺人以麦面为主要原料塑造自然物种和人物的工艺技能。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东周时期,潜江面塑就被广泛制作。如今的潜江作为古时东周楚国的核心地带,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祭祀文化,为潜江面塑的传承提供了土壤。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负责全市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学校,学校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授学生一些手艺技能。在这种背景下,潜江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潜江面塑为残障学生铺陈生命底色”非遗项目,在传承非遗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在未来多了一个选择。

  2020年9月,潜江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设潜江面塑课程,并邀请潜江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潘凤娥担任课程老师。针对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拟定教学工作计划、探讨课程实施有效策略、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制作面塑作品,形成了一套适合特殊学生学习的面塑课程模式。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多次举办各类作品展示活动和专题交流活动,通过作品展示、义卖等形式,在提高学生技艺的同时,更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社会交际能力。潜江市博物馆日当天,面塑班的学生代表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博物馆日的活动。展台上摆满了特殊孩子们平时上课做的小作品,面塑展台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在认真地制作作品,都在尽最大努力呈现最好的作品。期间,很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爱心。看到自己的劳动被认可,学生们价值感倍升,心情激动不已。有的学生甚至和前来参观的人侃侃而谈,聊起了自己做的作品。

  “这是难忘的一天。对这些特殊孩子来说,活动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现场展示,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融合,这将对他们将来良好地融入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带队老师表示。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面塑课程的开展模式已经逐渐成熟,而在进行授课的同时,老师们还录制了“潜江面塑”制作微课视频,开展了“潜江面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展示交流融合活动……

  快乐而充实的面塑课程,配合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特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锻炼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非遗技艺与孩子们相互成就,必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文章来源:《特别健康》 网址: http://www.tbjkbjb.cn/zonghexinwen/2021/1015/2304.html



上一篇:身体有六个特征,证明特别健康,长寿也不在话
下一篇:【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关爱特殊儿童 用心传递温

特别健康投稿 | 特别健康编辑部| 特别健康版面费 | 特别健康论文发表 | 特别健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特别健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