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别健康》栏目设置[06/29]
- · 《特别健康》投稿方式[06/29]
- · 《特别健康》征稿要求[06/29]
- · 《特别健康》刊物宗旨[06/29]
浅谈藏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特色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藏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分支,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在我国医学史上,中医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以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精气神相统一的医学理论,其主要方
0 引言
藏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分支,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在我国医学史上,中医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以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精气神相统一的医学理论,其主要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来确定病情、病因,进而以脏腑气血、经脉关节为内在本质联系,最终以正邪消长得出病因、病名。藏医的形成环境是以西藏地区病学原理为基础,结合西藏特有的地理气候、生活环境,并结合古印度、古阿拉伯的相关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医学,其主要方法有脉诊、尿诊等。无论是中医还是藏医,尽管名称不同理论也有差异,但在疾病预防等方面都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说法[1]。
1 传统中医对“治未病”理论的相关阐述
中国传统医学起源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实践,关于“治未病”的说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也正是该理论奠定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框架。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未雨绸缪”的古训,其内容就是无论是否有事情发生都应该有相关的预案。在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素问》中,就对“治未病”提出了最早的理解,其主要内容为古代大贤在治病中重视对“未病”的治疗,如果已经生病,那么以为到脏腑“混乱”已经形成,就好像“渴而穿井,斗而铸锥”,那不就晚了吗。这是对“治未病”最经典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核心,也从“已病”和“未病”两个辩证层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2]。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国古代大医们就开始探索“治未病”的相关理论,在历经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中完整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其一,未病先防,治病要在未病之前。这就是说,我们要未雨绸缪,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要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就是说要内防外治,从锻炼、调理入手,避免虚邪贼风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进而保持自身的精气神充沛、正气充盈。随着中医理论的日益完善,培养自身的正气,做好抵御风邪、虚邪的准备,保护自身的健康,促进人们的健康活力。因此,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打有准备的仗,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其二,既病防变,已经生病就要防止恶化。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就要在已经生病之后,做好各种防治措施,严防疾病的蔓延和加重,尽可能的确保疾病康复。其实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在疾病治疗阶段,要认真研究病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严防疾病的加重恶化。
其三,愈后防复发,已经治愈就要防止复发。这就是说在病情治愈阶段,要加强对自身的调养,防止病情反复,要始终确保自己站在预防疾病复发的高地。其实是因为,人们生病恢复阶段的身体较为虚弱,极容易再次被风邪虚邪侵扰,要高度警惕,要除恶务尽、确保病不复发。
总之,中国传统中医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治未病”的理论系统和实践体系。中医从辩证的角度,从人们的身体气血、脏腑、关节变化,辩证的提出了未病预防、已病施治、既愈防复的理念,通过医药调理、健康锻炼等手段,采取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减少药物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提升人们的健康免疫机制,促进人们健康发展。
2 藏医对“治未病”理论的相关阐述
藏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学内涵,其主要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具有完成的医学理论和治疗体系。《四部医典》明确提出了预防是治疗的前提,并将“预防疾病,已病治疗”作为藏医的核心内容,据此而言,“治未病”深受藏医的重视,再次理念引导下,藏医先贤们在深刻的实践中对“治未病”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
西藏地区与内地无论是在地域还是文化上都有着鲜明的差异,藏医在“治未病”的相关阐述中确立了一个核心、两个原理、四个因素的医学体系。藏医在阐述“治未病”的内容中,主要从人们无病延生的健康需求提出的,是建立在人身体和精神建康统一的基础上的,不仅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又明确了人们身体的脏腑器官在自然环境中的协调作用,并将人体的系统性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发展辩证统一,详细的阐述了人们的在自然界的客观韩静中如何健康延生。藏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客观环境对人们的重要作用,并将治未病与客观环境相结合,将之贯穿于藏医始终,其目的就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使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最终能修成“正果”,获得幸福和后世的善报(很明显藏医“治未病”理论与宗教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3]。
文章来源:《特别健康》 网址: http://www.tbjkbjb.cn/qikandaodu/2021/0312/1155.html